看郭敬明的<小时代> 对写作有帮助吗?

来源:百度知道 编辑:UC知道 时间:2024/06/25 16:47:51
郭敬明还有哪些书语言、内容都不错的书?

应该还是有一些帮助的,应该学学他描写的精练,还有语句上那种冷幽默,既能表达出来那种深刻内涵,又很幽默,能让人笑半天,这就是水平!我想这个应该没有几个人能做到吧!而且,裏面有很多毒舌男and毒舌女,学学他们是怎麼吵架的也是不错的哈!
另外建议你去看看幻城,郭敬明的成名之作,里面对很多场面和心情的描写都非常棒!
对作文有很多帮助的,还有《左手倒影,右手年华》是散文集吧,写的也非常不错

郭敬明的“垃圾”体

教导:“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”。此前无聊,把郭敬明的所有书拿来翻了翻,实在是看不下去。最终他的书和牛奶瓶——可乐罐——面纸——饼干盒一道,扔进垃圾桶。
除了垃圾,还是垃圾。
——上面这句话,引用“敬明体”则是这么说的:
那些新贵的垃圾,使垃圾桶里多了繁盛的垃圾。
伶仃的垃圾。
落日下沉重的垃圾。
说来说去,就是一堆垃圾。在我看来,为“郭教”拥趸们所津津乐道的这些书,除了内容毫无价值外,语言也大有问题。人类日常使用的语言,是小说等一切文学创作的本体。一个不以自身习惯性语言写作的人,一个写作不说人话的人,能否称之为作家?有人跳出来说,是呀,他就是80后作家。我看,这句话不仅侮辱作家,也集体侮辱了80后。难怪王朔看不起80后,觉得他们一个个不成器。台面上号称“80后作家”的都是这等人物,实在是有点没出息。就算那些才华不足的体制内腐朽作家们,也能写点“人性”的东西,写点“深刻”的东西,考虑“从哪里来到哪里去”的问题。且不论好坏,至少能和文学沾点边吧,郭敬明的所谓作品,和文学沾上边了吗?
如此评价,并非针对郭敬明本人,而是针对“郭敬明现象”。所谓“郭敬明现象”,即,一个小白脸,靠脸蛋可以打通文学之路,成为畅销书作家,并受到一个“泱泱大国”的文学评论家,文学爱好者共同接纳的怪现象。
此现象,至少说明文坛三点怪状:
一,我们的很多书商是一堆没有文学理想和责任感的奸商。
二,我们很多“大作家”,“文学评论家”们,是一堆互相吹捧,名利盛宴下的虚伪混子。
三,我们的教育彻底失败。
第三条,针对郭敬明的粉丝而言。郭敬明粉丝全部是一群伪文学爱好者,“郭教”之信徒。